第228章:长久发展(2/2)
而他们首先要前往的地方,正是位于青州的东莱港,需要在那里进行补给,将长时间滞留在海洋上面的消耗补齐,然后才能够出发前往扶桑。
而正是这一次补齐,也让周瑜,孙策和其他的江东将领,看到了停靠于东莱港以北的军事港口船只,那种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庞大规模,足以证明这个地方的战争力量。
而正是这种数量庞大的船只,才见证着北方海军真正的底蕴。
可以没人,但不能没装备。
所有训练完的士兵,在训练完成的那一刻,就拥有一只对应的装备和船只,这才是海军的理念。
当然,也因为数量庞大到这个规模,后续的海军船只建造,其实也减少了很多,造船厂里面的军用订单,也跟着减少了许多。
所以相比于盲目扩张时候的繁忙,现在的造船厂,才更像是一个正常的造船厂。
多余的技术人员,一部分被抽到了南方造船厂当中,另外一部分,则被分配到了相关的技术学院当中,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人员,被各个世家的人挖走了。
尤其是江东世家,在这一方面,更是出大力,高薪聘请和高薪挖人,从而完善自己的造船工业人员。
对于这种行为,公孙家族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就当是给同僚们一个机会了。
主要也是本来十年的军用订单,两三年就干完了,现在自然就进入了萎缩期,只能靠着民用订单来保证建造厂的存在。
当然军用订单也不是没有,只不过这个订单的数量,属于事后追加,避免人员过度流失的。
公孙家族虽然不懂这一点,但也没有多想,政府让养着,那就养着呗,公孙家又不缺这么一点钱,而且海军是真有钱。
除了军用船只以外,民用船只的规模,在不知不觉当中,已经远远超越了军用船只的规模,并且逐渐扩大。
甚至伴随着国家理念上的统一,民用船只的订单,呈现爆发式的增长,都排到十几年后了。
有了上一次疯狂扩产,最后差点尾大不掉教训的公孙家族,在这一次的扩产过程当中,就保持了相对的理性。
毕竟还要保证建造厂工人的长时间生存,不能竭泽而渔,所以选择了自我限制产能,从而延长工作时间等等…
反正这些订单,大多数都是世家的,不着急,一点儿都不着急,至于寻常老百姓当中的民用订单,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大的船,生产自然会快很多,交付也会提前很多,很正常吧?
而各大世家对于这一点,都表示了充分的理解,然后咬牙切齿的付了定金,静静的等待着。
供需关系的表现,更是展现的十分透明,公孙家族一点都不慌。
以前政治上,单纯处于下风,根本就说不过,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,家中顶梁柱公孙瓒站出来,就足够让绝大多数世家知难而退了。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