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四章 收买(下)(2/2)
虽说当今的大宋皇帝温厚木讷,不像有那种心机,但这种事情哪有一定的?怎能不防?
长远来看,史弥远希望自家直接控制枢密院和地方军权,这才能够有些安全感。其中枢密院可以徐徐图之,而地方上的军权……如果史宽之把这三十万贯用得妥当,史弥远便如东晋谢安,有了自家掌控的北府军!
淮北两处钱监给史弥远带来如此的利益,当然不能有半点动荡。但这里又接近宋金两国的边境,真州和安庆府两地,都正抵着北面金军南下的必经之路。这也是当年两监废弃的原因。
如今大金两分,东面掌权的郭宁号称恶虎,凶悍无比,而西面的开封府周边也每日里整军经武,天晓得他们要做什么。所以为了拿到这两个好处,还得额外让渡一点,以使北面的强邻满意。
在这上头,贾涉下了很多工夫,立了大功,他前后数次出面,终于代表史弥远和郭宁达成了一致。
只消把淮北钱监剩下的产量,约莫六十万贯私下交给定海军。定海军就保证不仅绝不南下侵掠,如有必要,还会对开封府有所动作,以维护淮北钱监的安全。
而且六十万贯到手之后,定海军连岁币的事情都再也不提!
这样的话,大宋便可以理直气壮地把岁币送到开封去了!
大金的武力何等强横,就算如今国势两分,东面定海军一方也已经压服北方草原,军威赫赫。史弥远丝毫都不觉得己方能有胜过他们的可能。幸运的是,那郭宁毕竟出身卑微,眼界低了,居然得到六十万贯就心满意足!
这世上还有什么比太平更重要的?能用一点点钱财换得太平,这对大宋来说,不是赚翻了么?
史弥远最初得到这个消息,简直喜出望外,觉得自己是在做梦。
随即他又怀疑贾涉和贾似道父子,是自家某个潜藏的政敌派来,意图挖坑陷害他的。结果确认了贾氏父子并没有问题,北方那位周国公也真就看中了每年六十万贯的铜钱,世上真就有这样的美事。
有趣的是,那郭宁最后还提了个要求,说想邀请史弥远,在他纠合中都各方贵胃豪商组建的商行里参一股,股本就按照当年投入的六十万贯计算,每年衡量出入收支,给史弥远分红。
史弥远实在不觉得,一个出身草莽的权臣,能带着北面那些只知掳掠的蛮夷之辈生发赚钱。他们顶多就是联络几个海商,买些粮食卖些马,较之于大宋的商业繁茂,诚如九牛一毛。
他也不愿意以大宋丞相的身份,和北人走得太近,所以就直接把这个机会扔给了自家几名亲信部下,如宣缯、薛极、胡榘等人,让他们派手下的可靠之人参上一脚,若确实有些好处,或多或少都算丞相的关怀。
参予的人既然多了点,其中的波折难免,所以直到这会儿才算敲定。
史弥远懒得再关注这种行商贩卖的事情,将那簿册随手递还给贾涉:“嗯,很好,那就这么办。济川,你喝粥啊?”
贾涉连忙俯首,双手捧着粥碗大口喝着。
他自是思虑精密之人,否则也不会在各地任上与官员商贾全都打得火热,三头六面俱都摆的服服帖帖,更不可能短短数月里就促成了两家敌国的复杂合作。
】
但这件事情发展到现在的程度,有太多贾涉没有想到的地方,从头到尾都透着荒唐。
贾涉本以为,要以区区几十万贯的钱财换取郭宁在军事行动上的收敛,这必得投入巨大精力,需要反复地劝说乃至诱引。结果郭宁当晚就同意了,他真的就只看实际利益而全无政治包袱,对此甚至都懒得召集重臣讨论。
贾涉本以为,要使大宋丞相同意厚赐钱财以换取和平,这必得投入更大的精力,需要他动用各种手段,包括拿钱财开路,从史相的身边亲信开始逐步劝诱。结果史弥远一听北人高抬贵手,立刻就点头如捣蒜,没有半点犹豫。后来还觉得条件太好,不像真的,以至于怀疑贾涉的身份有鬼。
受贾涉的影响,郭宁也以为,这个协议怕是有难为史弥远的地方,为了保障协议的实现,他承诺付出定海军新建商行的股份,以向史弥远示好。结果史弥远全没把商行的利益当回事,随手就把合作的机会都扔给了亲信。
小半年过去,这桩事算是办成了。第一笔铜钱很快就会秘密发运,负责接送的,正是两方共同组建的商行。
一切都很顺利,可贾涉只觉得自家越来越懵懂。
究竟是史相收买了郭宁,还是郭宁收服了史相?亦或史相早就服了,不需要更服,接下去是郭宁要收买史相的下属?
我这半年究竟干了什么?大宋和大金之间,现在又是什么关系?大金已经不是原来的大金了,而大宋……似乎比我想象中更不堪?
这桩事情里头,好像人人都有误解,人人都没算准……可宋金两国之间的和平,还真就按着这些条款延续下去了?
贾涉想得越多,越觉得迷湖。他的心头又乏喜悦,更多的反而是焦躁。
他的双手正端着粥碗,忽然觉得一股暴烈热气从内里直涌出来;随即两个鼻孔勐地往外喷血,一下子把整碗鹿尾粥染得通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