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四十三章 缙山(中)(2/3)
“所以不光是铁匠工坊缺人,便是这城里该有的兴造,比如库房、马厩、城头敌台马面之类,因为没有百姓可以签发来服役的缘故,都是将士们自家干出来的,很是辛苦!”
张绍是本地的老卒出身,最能体恤下情。他方才看见赵瑄对城里的脏乱不满,这会儿便侧面说几句,夸一夸赵瑄的新部下们。
当下几个钤辖点头如捣蒜,都道,不辛苦,还要更努力。
张绍这话,倒是一点不错。
郭宁控制中都以后,立刻就以赵决为武定军节度使,经由居庸关向北面的山后各州推进。但时隔三个月,当仇会洛所部陆续调动到山后各州,己方能稳固控制的,依然只有一个缙山。
那便是人口数量实在稀少,无法支撑军队立足的缘故。
没有人口放牧、耕地,军队的粮食物资等一切需求,就都得从中都转运。这就给后勤造成了巨大压力,特别是这条运输路线地理环境复杂,山地、草原、湿地交错,道路难以维护,车轮车轴动辄损坏,车辆和物资的消耗非常厉害。
没有人口支持,就算都元帅府掌控了山南各地,那也只是一片空荡荡的地盘。己方的兵力只能控制几个战略要点,外围的广大空间,蒙古人要来则来,想去就去。己方稍有疏忽,又要被他们穿插包抄,直入中原。
但是,多少人口才能满足重建北方防线的需要?多少人口才能支撑起至少三分之二的界壕防线,以及后方星罗棋布的诸多军堡?
五万?十万?五十万?
大金极盛的时候,界壕后方州、路一级的指挥堡、屯兵堡俱都人烟繁茂。比如郭宁出身的昌州,有户一千二百四十一,昌州后方的宣德州,有户三万两千一百四十七。而界壕沿线的永屯军民虽然没有准数,二十万壮丁约莫是有的。
现在呢?
界壕沿线是啥样子,定海军的兵马不曾抵达,众人还看不到。只看看从缙山往南,过居庸关,一直数到中都城北的金口大营,多少村社被焚毁,多少良田被踏成了白地?整整一百八十里地界,拿篦子细细篦过,都未必能点出一万个壮丁。
至于中都城里,前后两次遭蒙古军围城,只有更惨。不说厮杀而死,光饿死的人就超过三十万。城南的乱葬岗,早就埋到第五层了!
这也是都元帅府对大批俘虏高抬贵手的原因。
中都战后,没能赶上战场起义而沦为俘虏的蒙古人、契丹人、乃至北京路的降兵们,现在全都被当成了劳力,发到各个部门干活儿赎罪。没有他们,很多事就是做不了!
就这个话题再谈几句,张绍连连摇头。他先到此地,这两个月来实实在在地目睹了难处,心里憋了许多郁闷。
两人又登上内城的城墙眺望,只见烈日之下,蒙古人排成几条队列,把车辆和驮马上的军用物资一箱箱,一包包的卸下来,每个人的衣袍都湿透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