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75适应力(1/2)
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秦国确实国力不弱,体现在细节上,就是秦国的许多将领大臣,实际上都很有能力。
孙光是一个人才,赢安也同样是一个人才,新任的五阳市市长赢恪同样也是一个人才。
这么多的人才被启用,一时间甚至让人有一种秦国官员鸠占鹊巢,快要霸占大唐帝国朝堂的感觉。
不过很明显,大华派的官僚将领,还有布纳斯派的官员将军们都不可能会让这种事情发生。
尽管赢安看起来成了一个集团军的统帅,可谁都清楚,大唐帝国的军队结构,其实是不可能让赢安在第11集团军里为所欲为的。
他只是一个指挥官,负责执行命令,并且在具体指挥过程中下决心,定决策。其他的事情,他是没有办法去做的。
孙光也是一样,伯纳德看重的是孙光指挥过陆军也带过一段时间海军的履历,同时孙光和潜艇官兵也有很多接触,这让他成为了一个通晓陆战海战的多面手。
伯纳德希望孙光可以充当他的重要参谋,这样在拟定策略的时候就可以有个人来查缺补漏。
剩下的那些在各地为官的秦国官员,更是在被大唐帝国的政治制度规范了之后,变成了一个个勤政爱民的乖宝宝。
他们原本就要更适应严苛的律法,秦国的状态也要比大华好上太多。所以在某些方面,秦国旧官员在唐国的表现,比大华的旧官员要好上一些。
蜀地和秦地的官员基本上烂透了,他们才是真正被清算的目标,也是吞食大唐帝国年轻官员数量的“大户”。
外派的唐国年轻官员有差不多一半都被安排到了蜀地和楚地,与之相反的是,有不少秦地的官员甚至被提拔到了大唐帝国核心地区任职。
和刚刚接触到大唐帝国政务的大华官员一样,第一次接触到类似内容的秦地官员们,也被大唐帝国的诡异操作模式给震惊了。
比起之前更崇尚稳定的秦国管理体系来,大唐帝国的管理模式更倾向于“折腾”。
没错,就是动起来!百姓们要动起来,一切都要动起来。因为只有动起来才能变出更多的岗位,制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,进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。
在大唐帝国的官员们看来,借钱制造一栋大楼远比什么都不做要好。哪怕后来证明他们要还的钱更多一些也没关系,因为他们普遍认为明天他们会赚更多的钱。
渐渐地,这些越发熟悉了大唐模式的旧官员们展现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:除了贪污腐化之外,他们其实也是有脑子的。
不管是什么时代,能够从万人之中脱颖而出,成为主政一方的官员的人都不是傻子,那些所谓的白痴行为,多数情况下其实都只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历史因素制约导致的。
一旦有了更多的信息,有了前进的方向,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,这些本来就聪明的人,自然也更容易适应,更容易找到自己新的位置。
挑战大唐帝国的监管部门,在还不了解的账目领域继续玩旧有的那套潜规则,提心吊胆的贪污受贿拿那么点儿钱……显然是白痴行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